刘玉龙 冯正功 | “新大学 · 新校园”沙龙分享
随着人类对科学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,学科发展正呈现前所未有多样的可能性,特别是在“双一流”建设和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等新要求加快落实与推进的背景下,与21世纪前20年大学扩招阶段不同的新大学模式正在形成。以学科发展的要求指导校园空间的配置与优化,建设高水平、研究型、突破性的学科平台,应成为新大学校园空间建设的核心目标。本次沙龙诚邀多位学者、建筑师集聚一堂,围绕近期国内校园规划设计的最新实践,针对演进中的新校园的新形态与新特点进行自由发言与讨论,以引发业界关注。
刘玉龙 Liu Yulong
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
我想从两个层面分享我对新大学、新校园的一点看法。
第一个层面是“新大学”。我们说中国的“新大学”可能比较好地体现了大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。这种动向可以分解为下面三组词 :
第一组词是“双一流”。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就是一种新动向,特别是一流学科的建设,它使学校里的学科资源发生变化。以前没有针对学校这方面的评价和要求,但现在按照不同学科进行一流学科的排名和建设,使得学校资源形成新的组合。学校需要对全新学科、交叉学科、通识教育方面都进行探索,从而带来学科上的新变化。
第二组词是新城市、新大学。有些大城市原本是没有大学的,或者之前拥有的大学数量不多。现在,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,一些城市都在创办大学新校区或建设新大学,如苏州市、深圳市、珠海市、青岛市等城市。大学在办学、考虑各校区之间学科均衡发展等方面,面临新的挑战。同时,又有不少大学是完全新办的,如南方科技大学、中法航空大学、康复大学、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、西湖大学等,这些都是从学科建设开始,完全新建的全新大学。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动向。
第三组词是“大大学”和“小大学”。由于新城市、新大学的建设,含有若干校区、几万人规模的大学开始出现。例如 :中山大学在广州市有两个校区,在珠海市也有校区 ;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深圳市有校区 ;北京理工大学在深圳市也有新的合办校区等。一个大学由于创办了多个校区,规模变得更大,因此可以称之为“大大学”。同时,我们也发现有一些“小大学”,这些学校的招生人数很少,更重视学生的学位分布,甚至有的学校本科生很少,研究生较多,或者以博士生为主,它们更加注重追求高水平、研究性、有突破性的新大学。这些学校的办学理念给学校带来的“新”,我觉得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。
第二个层面是“新校园”。由于第一个层面——大学学科发展动向的推动,我们对校园的空间价值有了新的认识。这个认识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:
第一个词:用地。用地条件的特殊性,如山体对校园的分割,江河湖海对校园界面的限制等,给校园带来了空间格局的创新。以往我们比较熟悉的校园空间格局是以花园、水面、图书馆等景观作为校园的空间轴线,更多注重内向的规划设计创新,而现在是校园空间的外部要素激发了新的创新。
康复大学功能分布
第二个词:共享。校园重视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。例如:伦敦大学学院(UCL)利用伦敦奥运会使用后的场地建设新的校区,在建设中提出要更重视底层空间的公共性,因此建筑的一层空间都是公共的、面向社会开放的,二层以上是供学校内部使用的教学、办公、研究空间。现在,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学校在探讨学校底层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,致力于建设“无处不在的、泛在的”学习空间。这点也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新认识。
共享格局
第三个词:弹性。设计强调建筑综合体平台的建设。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空间的弹性,以前学校会建设很多不同院系的楼,现在则建一组比较大的综合体建筑,其内部涵盖多个院系。这与我们讲到的大学发展的通识教育、全新学科、交叉学科、学科变化、一流学科资源倾斜等,都是密切相关的。以前所有的院系楼是静态的、分散的,现在则变成了一个动态的、可以调整的综合体。这种弹性、综合性、平台性的建设,未来也会越来越多。早在15年前,关肇邺院士带领我们完成了郑州大学的人文社科组团设计,这个组团包括7个院系,彼此既要相对独立,又要内部连通,以便将来可以互相调整。现在看来,其实那个时候就已经在探索这样的方法了。最近我们团队完成的康复大学的创新核组团设计,也是将若干建筑功能纳入一个综合体之中。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对弹性、综合性认识的体现。
康复大学创新核
第四个词:生态。现在的校园更加强调建筑与自然、景观的相互融合,甚至要创造立体、生态、景观的空间,而不像以前,楼是楼,绿化是绿化。如今,建筑与景观的交叉融合成为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。
公共教学与艺术学部
康复科学与技术学部
冯正功 Feng Zhenggong
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
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首席总建筑师
从2000年开始,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衡设计”)陆续做了若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工作。20多年来,大学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,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,包括学科的变化、交叉组合学科群的出现等,校园空间的设计也有了新的追求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始终要把握好“变”与“不变”:变的是教育模式、教育方法,促进学科进步 ;不变的是对大学校园内在人文的追求,对场所记忆的尊重,对地域文脉的重视。在此,我想跟大家分享以下四个案例:
1)2000年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项目。苏州大学历史悠久,建于1900年。百年钟楼和周边教学楼组成的三合院形成老校区的核心空间。王健法学院选址于核心空间中轴线的最南端,与钟楼相望。我们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了三个要素 :第一,在尊重百年校园基础上,如何使新建筑与老校区较小尺度的既有建筑相协调,是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 ;第二,设计中体现“时间”的概念——新建筑既在材料、颜色上与老建筑相呼应,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;第三,注重生态概念——保留5棵100多年的古树,形成新建筑的中心庭院,同时设计了一个架空建筑,既围合了庭院空间,又保证了良好的通风,并且同百年老校园的核心空间形成了很好的视觉通廊。这个案例体现了我们在百年校园内设计新建筑所持有的态度。
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
2)2003年的苏州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。这是苏州大学第一次进行校园扩建,我们希望借此机遇探索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。校园西侧是独墅湖,城市道路穿过整个校园,内部设有一个城市公园。在校园空间规划中,我们融合苏州大学老校园传统的轴线关系和空间,塑造了一个有苏州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校园。我们希望校园是一个将生态和城市融合的“连接体”。
苏州大学新校区
3)2019年的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总体规划(与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合作完成)。这个项目重点探索了教学模式的变化,当学科群、书院、学院等概念出现后,新型校园空间如何设计,以及如何实现公共设施在校园内的共享。新校园在展现新模式的同时,融入了苏州大学老校区的一些特质,总体规划采用“城”的概念,用生态轴和时光轴把整个校园串联在一起。公共设施群形成校园的中心空间,学院群、学科群围绕公共设施有机地进行组合,宿舍和其他建筑被布置于四周。设计把苏州传统的水街植入公共设施群和学科群之间,让四条不同特色的水街成为老师、学生共享交流的良好空间,在中心空间内引入苏州大学老校区的塔,并使其作为标识,延续了校园的历史记忆。
苏州大学未来校区
4)2019年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总体规划。场地内有一座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山体——庄里山,山体将整个校园分割成东、西两部分。这是一所高密度、高容积率的校园,而且东区地段极为狭长,给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项目设计任务书强调,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一定要把“南大”的基因——北大楼组群有机地结合到校园规划中。设计探索不同的方向和方法来处理校园东、西区与山峰的关系 :一种思路是把山体当作校园的中轴主景,巧妙地将山峰与校园融合在一起,同时形成一个有山有水的入口,并将北大楼组群设置在入口的主轴线上 ;另一种思路是通过山体把东、西两个校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,将北大楼组群依山而建,与山体一同成为东、西校区的“内园”。总体规划以学科群的方式布置在公共设施周边,并将苏州园林引入建筑空间中,使山地空间与校园建筑融合为一体。其中,穿越校园的河流成为校园的活力景观带,文体中心等重要建筑则依水而建。
南京大学苏州校区
关于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,有四个方面是“中衡设计”一直比较关注的 :教育模式、历史文脉、生态和特色场所。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教育模式对校园规划设计的促进作用,如共享、融合、集约、学科群等 ;在历史文脉方面,设计应坚持“怎样去创造特色的校园记忆,怎样将校园历史与新校园融合在一起”的理念 ;在生态方面,设计应尊重环境,对于空间内的树木,采用能保尽保的措施,坚持可持续发展等 ;在特色场所营造方面,设计应注重师生需求,创造令师生记忆深刻的特色、共享公共空间。
本期主题专栏相关阅读
[1]董丹申,陈建,陈璐.和合共生 消融边界——浙江大学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医学院规划设计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20-23.[2]冯正功,陈婷,黄琳,等.延续历史 · 面向未来 拥山抱水 · 成院得园——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规划与设计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24-29.[3]刘玉龙,黄献明.响应学科发展新要求的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探索——以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为例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30-34.[4]江家扬,梅洪元,韩培.寒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风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35-39.[5]尤晓慧,许懋彦,黄蔚欣.基于多源数据对高校开放游览空间的研究探讨——以“清华校园游”空间优化设计为例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40-45.[6]江立敏,潘朝辉,王涤非,等.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——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》后记与展望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46-52.[7]邓巧明,赵思,刘宇波.跨越百年的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建筑空间灵活性设计经验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53-59.[8]袁玮,石峻垚,杨骅.拥山簇林 共享互动——大湾区大学(松山湖校区)规划设计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60-63.[9]孟雪,张岩.健康导向下寒地大学校园建筑亲生物设计研究[J].当代建筑,2022(7):64-69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本文发表于《当代建筑》2022 | No.07
精彩回顾点击阅读